*此图文包含大量干货,我会尽量用“人话”让大家明白,
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大家好,我是阿拉斯加,戴着眼镜和麦克风。
我们又爱又恨的漫威,又一次处于风口浪尖。
7月24日,在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SDCC)上,官方公布了未来几年的电影和专辑计划。漫威宇宙将进入《多元宇宙传奇》阶段。
但不到一周前,《《雷神4》》的导演泰卡·维蒂蒂和饰演女武神的泰莎·汤普森在接受采访时吐槽了影片的特效水平。
*微笑,你的马呢?
参与特效制作的工作人员看完后当场爆发,指责漫威压榨员工,让特效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特效。
成片中的很多特效还是半成品。
压力大、工资低、饱受嘲讽,很多特效师甚至直接离开了特效行业。
不只是《雷神4》,本来应该装满特效的奇幻电影《奇异博士2》,竟然出现了像照相馆一样的场景!
*像1990年代的照相馆?
在特效方面,现在的漫威连1977年的电影都不如。
无边无际的空间中,巨大的歼星舰掠过头顶,飞向了远方;
X翼战机忽隐忽现,追逐着死星表面的建筑物;
形状奇特的外星人聚集在酒吧里窃窃私语……
以上铭刻在广大影迷DNA中的名场面,均出自同一部电影:
《星球大战》
放心,我知道你不喜欢看,所以今天就不多说了《星战》。
大家一定很好奇:那个没有PS的年代,特效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家特效公司——工业光魔。
工业+光影+魔法=工业光魔。
自1975年成立以来,ILM已为300多部电影制作了特效,并15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回到未来》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ET》《夺宝奇兵》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碟中谍》系列《变形金刚》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
几乎所有好莱坞科幻大片背后都有工业光魔。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家传奇公司的由来。
工业光魔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7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努斯的一个仓库里。
1975年,世界上还没有独立的特效公司,只有少数几家好莱坞大制片厂还保留着特效部门。
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成立了特效公司。
他要的不是思维固化的老油条,而是新生牛犊的“极客”。
按照这个标准,他组建了一个团队:
有些是建筑用的,有些是造型用的,有些是广告用的,有些是机械设计用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人”。
他们是工业光魔的第一代成员。一些成员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的第一个脚本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第一页,船,大船,很多船;
第二页,biubiubiu
第三页,嗡嗡声
第四页,愿力量与你同在!
看完《星球大战》的剧本,刚入行的年轻人顿时陷入了迷茫。
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们可能不适合电影行业。
由于拍摄时间紧迫,乔治卢卡斯只留下了一个粗略的想法,就出发去英国拍摄,把烂摊子留给了约翰。
工业光魔的员工要摸着石头过河,从最基本的做起。
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要磨砺自己的工具。约翰决定带领大家从零开始搭建整个射击系统。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群工匠剪片,从写PR代码开始。
小到齿轮,大到相机的吊杆,都是手工制作,为《星球大战》量身定做。
为了还原飞船漂浮在太空中的场景,船员们设置了一个光源作为恒星,光源不能移动,否则飞船的光影会发生明显变化。
在传统拍摄中,物体经常移动,相机跟随。
而在初创的IndustrialLight&Magic中,镜头移动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PS基础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张看似无缝的画面,其实是由几个重叠的蒙版组成的。
《星球大战》大多数屏幕都包含各种元素。
拍摄时,先拍一张背景画:
再拍一张航天器发动机尾焰: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的最后一张照片。
底纹画相当于前几年流行的3D立体画。艺术家将背景绘制在透明板上,完美贴合演员和场景。
比如《星球大战》中央欧比旺正在穿过敌方星舰,其实演员本人距离地面不到两米。
但隐藏背景,见证奇迹。
为了实现这种无缝的视觉欺骗,相机必须精确地重复之前的轨迹,并且在后期进行光学处理时(相当于合成蒙版),所有元素都可以保持同步。
为此,工业光魔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运动控制系统。
通过电脑编程,特效师可以控制摄像机的悬臂按照既定的轨道运动,实现零误差。
多年来,电影特效只能靠手工硬涂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这种机械装置绝对是电影业发展的里程碑。
但是问题又来了。在复制大尺寸底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画质损失,画面模糊。
老哥们集思广益,终于想出了一个早已过时的格式——全景宽屏格式。
在派拉蒙的仓库里,有一套完整的全景宽屏设备。
当时CecilB.Demir用它拍摄了《十诫》,实现了摩西分海的特效场景。从那以后它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唯一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二手交易平台,否则派拉蒙早就在易趣上卖了。
于是乔治·卢卡斯以低价买下了这套系统,工业光魔的员工开始为其定制配套的跟焦系统,可以容纳一盒122米长的胶卷。
一个庞然大物诞生了,宣告了从神话到科幻,从地球到太空的特效。
拍摄中第二个最困难的部分是制作微缩景观。
1975年,人类对宇宙飞船的印象非常刻板乏味:一个是NASA的宇宙飞船,一个是光滑的UFO。
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首先提出了“用过的未来”的概念。
在此之前,电影所涉及的未来世界非常干净、漂亮、整洁,一切都像是刚刚从工厂生产出来的。
《星球大战》中,建筑外表面破败不堪,飞船表面更是坑坑洼洼,宛如一颗卫星突然降落,高科技顿时有了真实感。
这种风格对后世影响很深。比如,RidleyScott承认:“《星球大战》我终于明白如何制作未来的质感了。
”
后来,雷主任创作了《异形》和《银翼杀手》。前者有着独特的审美飞船,后者是一座破败的赛博城市,在这里可以部分看到《星球大战》的影子。
为了满足“二手未来”的概念,工业光魔的设计师们不得不从零开始建造宇宙飞船。
就像韩索罗的千年隼号。
原本千年隼的外形像一把锤子,但巧合的是,在刚刚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中出现了类似设计的宇宙飞船。
乔治下达死亡命令:千年隼号一定比现在更酷!
担心设计师,四处游荡寻找灵感。
转身来到厨房,只见一叠脏盘子,“把两个盘子放在一起,挺酷的!
”除了区分船头的尖角外,驾驶舱和雷达分为两种不对称设计……
《星战》系列经典飞船千年隼号诞生。
其余的,比如Rebel“X-Wing”战机和帝国的TIE战机,基本都是取材于生活。
除了造型独特,George要求机身上的每个模块都必须有其功能,并且有管道与其他模块连接。
于是建模师们买了二战时德国坦克和飞机大炮的模型,挑选了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的零件,用树脂把它们粘在飞船上。
但树脂固化的速度太慢,粘上后容易脱落。我应该怎么办?
好在,在工业光魔中,两兄弟居然有工业化学品使用证。
设计部通过他们买了很多工业强力胶,工作效率提高了。
这就是工业光魔。朝气蓬勃的群体,嬉皮士精神十足,思维狂野,关键隐藏在绝活。
有的兄弟会做模型,会处理胶片,会画分镜,会拍电影。
一个人是船员。
《星际迷航》系列使用了一些手工设计的字体几十年。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一些机械工程师创造了吉他便携音箱,在吉他手中非常受欢迎,仅一年就生产了15000多台。
有些人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几岁就可以独立完成定格动画,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短片。
蹲在角落里,用铁锤砸铁的老头,说不定是影视界的大佬。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往往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工业光魔实现了真正灵活的工作系统。可以签到准时下班,也可以中午来半夜下班。
密闭的铁皮仓库没有空调,室内温度可达38摄氏度。
有员工买了军用铁皮盒,天热了就进去了一会儿。
毕竟锡桶的容量是有限的,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挤到一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的办法。
另一位在机场工作的老人试图想办法弄到一个充气滑梯,以便飞机逃生。
工业光魔的入口变成了水上乐园……
影视界称它们为“乡村俱乐部”。
工业光魔当年的薪资水平在业内并不高。
我认为它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两点:
一是自由。
从成员的遴选到公司的管理,几乎完全放任自流;
二是尊重。
工业光魔实行扁平化管理,所有员工一律平等。创始人乔治·卢卡斯也和大家一起吃吃住过,自己做了一个宇宙飞船模型。
《星球大战》发布后,乔治·卢卡斯6个月没有接到新项目,新成立的工业光魔公司当场解散。
但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对这家公司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后来,乔治慷慨地将所有设备和场地借给约翰,同时他也潜心研究续集的剧本《星球大战》。
约翰成立了“巅峰”公司,制作《太空堡垒卡拉迪加》特效。
工业光魔的员工们一接到消息,就立马回到了经过一年的奋斗之后,像垃圾场一样的铁屋。
相比漫威的一味挤兑,足够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才能激发创作者的灵感,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但也带来了问题。
他们前后努力了六个月,花掉了200万预算的一半以上。
这个必须先磨砺的“工具”终于初具规模。
在当时的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平均拍摄周期不到28天。
在英国拍戏的乔治卢卡斯回来了,他打算接受他交给工业光魔的多张360特效镜头。
距离电影上映还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工业光魔做了什么?
死星上的一把小枪开火了。
莱恩公主的救生舱弹出。
走了……
花了一百万多,一天工作长达18小时,忙了半年,就这样吗??
乔治卢卡斯在现场。
真的,字面上GA!
努力了许久的乔治,气得当场得了心绞痛,被送往医院抢救。
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导演!你必须坚持下去!
否则,有了你的剧本,鬼就能明白你要做什么!
ILM能否赶上最后期限?
这些多才多艺的特效艺术家将面临哪些挑战?
乔治卢卡斯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最终完成大作《星球大战》的?
如果你有兴趣,请点赞并关注。之后,我会根据导演的生活和各种八卦给大家讲故事~
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见~
再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