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关于南京夏日祭活动的宣传在抖音上刷屏了。这个夏日祭在B站上公开售票,宣传海报里满是灯笼、鸟居这样的和风场景,还有浴衣、日料、花火大会等等元素,怎么看都是个纯日式的文化活动。愤怒的网友们对夏日祭和B站群起而攻之,很快这个活动就迫于压力取消了。可是,只要上B站一看就能发现,不只有南京,国内近期还有二十多个城市都要举办夏日祭。
那夏日祭究竟是什么?这个“祭”字来自日语,它指的并不是中文里的“祭祀”,而是庆典、集会的意思。中国各地都在举办的夏日祭也不是日本的传统节庆,而是“夏季的漫展”。这些漫展是由不同主办方在不同城市举办的活动,B站只是宣传及售票的平台。
如此看来,网友们大规模的谩骂、举报,甚至宣扬针对参与者的故意伤害行为,这是矫枉过正了。“夏日祭”漫展确实是被大家误会了,但这其中仍然暴露出动漫这个亚文化圈子与主流群体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矛盾——动漫爱好者是“精日”吗?漫展是不是挑战公众认知,伤害民族感情的存在?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要搞清楚漫展的性质,理清夏日祭漫展与真正的夏日祭的区别。冷清下来看一看,漫展被大规模声讨,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日本的夏日祭是什么?
在日本,“夏日祭”是盛夏时节集会活动的统称,是所有的“祭”当中最盛大的节日,通常会持续近一个月。因为有漂亮的花船游行、烟火表演等活动,东京等大城市的夏日祭历来是赴日旅游的必打卡项目。
夏日祭期间,满街挂着缤纷绚丽的彩带、彩球,街边到处是美食摊档,身着盛装的人群穿梭其间。到了夜晚,人们纷纷穿上浴衣,去看“一生中一定要与恋人看一次的花火大会”。现代的夏日祭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宗教神话相关的风俗,而成为了享受狂欢的节日。
新海诚电影《天气之子》中的花火大会
夏日祭是怎么到中国来的?
受到日漫作品的影响,动漫爱好者们喜欢将集会活动称为“祭”,新年活动是“新春祭”,学校活动是“学园祭”,暑期活动就是“夏日祭”了。漫展主办方自然也乐意将漫展命名为“夏日祭”“夏日嘉年华”这样的名字,这就比“动漫节”“动漫展”更能吸引人。
漫展本来是动漫行业的会展,主要进行作品展销、合作签约、行业论坛、奖项评比等等活动。可是现在每年举行的漫展没一千也有八百,它们根本没有多少行业相关的内容,只是面向大众的商业展览,以收取门票费来盈利。为了吸引眼球,COSPLAY表演、人气声优见面会、人气作者签售会等娱乐活动成为了每个大型漫展的必备项目,某些特别的见面会还会再在门票的基础上加收“内场票”费用。
上海的COMICUP魔都同人祭,广州的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就是这一类漫展中最为成功的代表。全国各地的动漫爱好者都不远千里跑到这两个城市来参加漫展,这确实是可以被称为“祭”的盛事了。
只不过,日本的夏日祭是传统节日,是无关年龄或爱好,全民乐在其中的盛会;但在中国,“夏日祭”只是漫展,是一小部分特定群体的集会。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为什么夏日祭漫展多在小城市举办?
这次夏日祭事件波及到的城市,除了南京,议论较多的有山东枣庄、云南楚雄、四川攀枝花等地,以及不少三四线城市。有评论认为这种现象表明文化渗透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只把问题归结到文化渗透上,未免有些片面了。
“夏日祭”漫展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而大城市的漫展品牌,如之前提到的“CICAF”“COMICUP”“萤火虫”,里面最年轻的都已经存在九年了。新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也基本上都有了本土的漫展品牌,比如成都“世界线”,武汉“梦乡”,深圳“萌次元”,完全能够满足当地人的需求。
“COMICUP”魔都同人祭(简称“CP展”)
想在漫展这个领域分一杯羹,只能瞄准三四线的“下沉市场”。在这些小城市里办的漫展通常规模非常小,参与人数也不多,在酒店会议厅或商场临时展位这样的地方就能办。这些活动没有严格的备案审查,所以在名字、内容和宣传上都十分随意;而且主办方很明确只想要赚二次元爱好者的钱,所以就叫“夏日祭”,就塞满日系元素做宣传。此次被爆出的南京夏日祭的主办方之一“COMICDOWN”,恐怕就是上海“COMICUP”的山寨版。
酒店里的“夏日祭”漫展
漫展所在的城市越小,其与动漫行业真正相关的内容就越有限。大城市的漫展通常会有国内外动漫游戏公司的官方摊位,某些火热的限量周边排了长队还买不到。但小城市的漫展无法邀请到官方,只能贩卖劣质盗版或处于灰色地带的“同人”制品,购买的人自然不会多。
如此一来,它们只能转移重心,将漫展打造成以拍照打卡为主的“网红展”。不少漫展都会布置樱花、灯笼等摄影道具供参展的动漫COSER拍摄,有些干脆直接就在带日式装修的酒店里举行。与其说是向公众开放的展会,这倒更像是私下的同好聚会,所以这些小展子根本就不去考虑社会影响的问题。
夏日祭被取消了,漫展还要继续办吗
可以继续,目前的政策是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漫展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全国各地都有想办漫展、想参加漫展的人存在。我们不应该割裂亚文化群体与主流群体,而应该予以善意的理解和开放的态度。只是,在怎么办这个问题上,还需要再慎重再规范。
语言表达
漫展的名称和宣传应该注意语言文字的表达,避免像“夏日祭”这样容易被曲解的外语词汇或小圈子流行语。当然,语言的流变本身就与文化渗透密不可分,动画叫“番剧”,直播叫“生放送”,漫展叫“夏日祭”,如此“不中不日”的语言出现在公众平台上是需要警惕的。
关注本土文化
日漫虽然在动漫文化里独领风骚,但我们的国漫已经在崛起了。国漫《狐妖小红娘》成为第一部反向输出到日本的电视动画,国产手游《明日方舟》风靡海外,《大鱼海棠》《哪吒:魔童降世》《雾山五行》《罗小黑战记》等动漫作品都以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为题。国漫是可以做出好作品宣扬自己的文化的,而这些好作品目前还特别需要公众平台的宣传支持。
CP展上的《明日方舟》宣传摊位
我们可以有国漫展,可以有汉服展,可以有国风歌会,这也是很多漫展品牌正在做的事。11月22日被定为全国汉服出行日,各地都在举办汉服节活动,其性质正类似于漫展;由酷狗打造的“国风音乐盛典”,也已走过了四个年头。如果漫展能够带头支持国漫,那动漫爱好者肯定也不会只局限在日漫里。
汉服走秀
回到会展本身
漫展属于行业会展,面向行业内,它是展示交流的平台,面向行业外,它是向大众开放的窗口。就算是商业娱乐性质的“网红展”,它也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活动。它需要考虑社会影响,需要用主流群体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
目前国内的漫展主办方鱼龙混杂,漫展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很多空有噱头质量糟糕的漫展早已被动漫爱好者们“拉黑”“避雷”。小型漫展尤其需要在公众与私人之间做一个清晰的界定,是公众的展会就要发挥其社会效应,是私人的聚会就不能卖票捞金。
这一次“夏日祭”闹出的问题已经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大风波,根据B站的售票信息来看,已有十余个城市宣布取消夏日祭,超过六十个漫展被迫延期,其中也包括了很多不叫“夏日祭”这个名字的。短期内恐怕也很难再有漫展。
对于已经因为疫情而难以为继的会展业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不只漫展,其他的亚文化群体及平台,也要对这一次的教训引以为戒,别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