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漫画史上,有一部漫画几乎是漫迷们公认的神作,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守望者》。
《 守望者》描绘了一段美国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之间的虚构历史,超级英雄帮助美国赢得了越战。
漫画中的故事聚焦于几位主人公的个人挣扎与奋斗,他们因为一起前任同僚的被害案件而不得不再次出山。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最终,他们将不得不做出一个关于正义,关于拯救,关于未来的决定。
但也正是因为它过于哲学化的内容曾一度被称为是最难改编成影视剧的漫画之一。
不过,这一切都被一个叫做扎克·施耐德的导演打破了。
由于《斯巴达300勇士》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双重成功,华纳公司意识到了这个影坛新锐在拍摄漫改电影方面的天赋。
华纳当时对施耐德给出的评价是:
“他对流行有着敏锐的触觉,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视觉风格”。
更为难得的是,对于漫画,扎导有着自己的狂热。
在他眼里,漫画不仅仅是属于小孩子的,有很多漫画作品是直接面向成人的。
这部《守望者》便是其中的代表。
扎导一眼便看穿了阿兰·摩尔通过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不是俗套的超级英雄拯救人类,而是一群处于迷茫焦虑中的超级英雄的自救。
当然,接手这部作品的电影改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此前知名导演特瑞·吉列姆(《 12只猴子 》《 格林兄弟 》)、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摔角王》)、保罗·格林格拉斯 (《 谍影重重2 》、《 谍影重重3 》)都曾接手过这项改编计划。
但最终却都因为改编难度极大或者预算过高又放弃了。
接手《守望者》改编计划的时候,扎克·施耐德刚好40岁。
只翻拍过一部《活死人黎明》,改编过一部《斯巴达300勇士》,尽管后者保持了多年的R级电影票房纪录,直到《死侍》的出现才被打破,但这类电影毕竟只是小众。
扎克·施耐德接手的可是漫画史上数一数二的作品。
从大学时代就钟爱《守望者》这部漫画的扎克·施耐德自然知道这些事情,因此他拍摄电影时相当谨慎。
并且得益于《斯巴达300勇士》的成功,华纳在拍摄周期以及预算上给足了扎导自由。
毕竟,其它的漫画,无论DC还是漫威,都有着无数的故事可以讲,这个拍砸了大不了换批人换个故事继续讲。
但《守望者》只有这一个故事,扎导是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拍片。
尽管华纳出于票房上的考虑一直希望扎导能把《守望者》的尺度收一收,同时再缩短一下时长。
但在扎导的坚持下,最终还是让影片中的曼哈顿博士露了一下他的蓝色大棒子,影片被定为
R级。
电影初上映的时候口碑两极分化得极其严重。
支持者认为电影兼顾了漫迷和非漫迷的观影感受,尽可能地还原了漫画。
反对者则觉得整部电影华而不实,看起来声势巨大,但故事却支离破碎,什么都想讲却什么都没讲明白。
影片最终以1.3亿美元的成本只收回了1.8亿的全球票房。
但正如同许多经典作品一样,经过几年沉淀之后,影迷们才逐渐发现这部漫改电影的优秀之处。
随着《守望者》电影近几年被翻案,扎克·施耐德导演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拍摄了更令他备受争议的DC三部曲。
而《守望者》这个IP也开始逐渐被各大影视公司盯上了。
作为赫赫有名的电视台,HBO希望通过《守望者》的剧集能够接下神剧《权力的游戏》的班。
如今,这部剧集的第一季第一集已出。
可能是由于扎导的《守望者》珠玉在前的原因,这部剧集并非是对原版漫画的改编,而是在漫画基础上的延伸。
原版漫画设置的背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故事。
这也就意味着在电影中死去的人应该不会出现在这部剧集中了,期待看罗夏的小伙伴可能要失望了,你们只能看到一堆戴着罗夏头套的小丑。
看完剧集的我表示并没有看懂它想说什么,长达一个小时的剧情几乎全都是在铺垫。
不过,由于这部剧集的背景比较模糊,所以第一集看不懂很正常。
根据目前第一集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剧集是打算聚焦于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当然,最主要还是有关黑白的问题。
一部分排黑的美国人借着罗夏的面具残害黑人,甚至不惜杀害警察。
而警察们为了避免遭受报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要蒙面,互相之间以代号称呼。
本集中还出现了已经年老的法老王,如今过着隐居的生活,全靠管家和一个女仆照顾。
在电影版里有暗示。
这部剧接下来的主调应该也会继续聚焦黑白问题。
而且这一集主创人员们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疑问,比如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下乌贼。
还有影片中各个支离破碎的片段目前还没什么连接。
是的,我们又提到了支离破碎这个词。
这也证明了一件事,这部剧集尽管目前还看不出来什么,但味道肯定是对了。
还是扎导的感觉。
可以说这部剧就是按扎导的风格去拍的,剧集中的社会尽管看似和平,但到处却都透露着一种末世的悲凉。
喜欢扎导电影《守望者》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