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熊孩子”的,孩子小时候对周围的东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就会用手去抓、去摸,这时候家长应该慢慢引导他们,什么应该碰,什么不能碰,因为万一碰到危险的东西就受伤了,碰坏了东西父母还得赔。
小桐是一个二次元爱好者,喜欢看各种动漫,还花大价钱收集了手办,平时自己都很珍视和呵护这些手办。爸妈总说他不务正业,看不起他这些手办,小桐也不反驳,因为跟父母一吵架就没完没了。
这天,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做客,小桐索性把自己闷头锁在屋子里。过了一会儿,他才想起来有一个快递放在客厅忘了拆,出门去拿的时候,却发现亲戚的小孩正坐在地上,旁边是散落的包装盒,孩子的手上正拿着快递盒里的手办,重点是手办被他掰断成了两半。
小桐差点气晕过去,这是他抢了好几次都没抢到,只能花几倍的高价从别人那里收到的手办。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抓着孩子的手,朝亲戚大喊:“大伯,你怎么不管管他,弄坏了我的手办!”
大伯不在意地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玩玩具呢?让你弟弟玩一下怎么了,玩坏了不就是赔几个钱而已,玩具能有多贵。”
小桐忍着怒气,把价格摆在大伯眼前,大伯看到价格的瞬间沉默了,揉了揉眼睛,不敢吭一声。最后是爸爸妈妈出来打圆场,让小桐不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大伯也赔了一半的钱。
按照蒙台梭利关于儿童敏感期的说法,孩子6岁之前都处于一个动作敏感期,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喜欢到处爬来爬去,钻到角落里,看到好奇的东西就上手摸等等。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动作敏感期,才不至于让孩子到处惹事,变成“熊孩子”。
01不要粗暴阻止
这时候的孩子喜欢乱摸乱爬,父母只是没注意一会儿,就满屋子找不到孩子,有的爬进沙发底下,有的藏进柜子里。父母不能粗暴地阻止,因为孩子没有意识到危险,也不加分辨是什么不能碰,父母需要慢慢引导,不打击孩子的探索欲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02陪孩子做游戏
陪孩子做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还可以开发大脑。父母陪孩子玩的游戏也是有讲究的,多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比如拼图、搭积木。此外,有早教专家指出:父母经常陪孩子做游戏,有利于亲子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03带孩子多运动
孩子正是爱跑爱跳的年纪,似乎永远都感觉不到累,总是精力充沛。那么,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领略大自然的风采。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帮助长高。
对于孩子的动作敏感期,你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