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的9月份,《亚人》在日本本土开画,首周动员约21万人次观看,以2.7亿日元夺下票房桂冠。然而票房高开低走,累计也只拿下了14.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只有8千多万。
虽然说以下排名的信服力也不是太强,且不说排第二的《哆啦A梦》和第四的皮卡丘(《精灵宝可梦:就决定是你了》),毕竟《名侦探柯南M21:唐红的恋歌》登顶这事就很魔幻。当然,大尺度的血腥暴力注定让这部电影引进无望,损失掉了一部分中国“亚迷”也是导致票房不高的原因之一。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成绩并不理想。
一部好的真人漫改要把握三个要点,首先是人物设定。
可以说这是本片最大的硬伤,但既然到设定,这里先给之前没看过这部电影以及相关作品的同学科普一下什么是“亚人”。
顾名思义,亚人,人类的亚种,比炸宇宙的“超级赛亚人”逊色一点。你要说他们是人类吧,他们具有人类杀必死的反义词——杀不死的特性,死亡可以帮助他们重启身体的全部机能,痛觉保留,部分亚人能产生黑色幽灵,你要说他们不是人类吧,从外表来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异常。
原著中的男主永井圭是日漫中的“异类”,他妹妹对他的评价是“人渣”。智商奇高,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对生命的态度冷漠,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他抛弃了从小一起长大的竹马,像是一个情感缺失的仿生机器人。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主角接了地气,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就近了几步,也就有了代入感,其实并没有。
由于少了竹马的戏份,永井圭人设的逻辑无法自洽,他之所以还保留着那点人性良知,是因为竹马在知道他是“亚人”之后仍然把他当做“人”来看,帮助他逃脱警方的追捕。因此,圭才能说出“只有他,绝不能背叛。如果不赌上生命外的一切,我就没脸去见他。”这样的话。
影片开门见山,上来就是一场重头戏,由砂糖(佐藤健)饰演的圭全身被绑满了绷带,固定在“砧板”上,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被不停地截肢,重启(杀死)。
原著里,圭是中了帽子叔下的圈套,才被拉去做人体实验,惨遭非人道的折磨之后,帽子叔再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借机将圭拉入帐下,所以圭对帽子叔的恨意有迹可循。圭想回归正常平静而枯燥的生活,最大的阻碍就是到处搞恐怖行动的帽子叔,所以他要阻止帽子叔也显得顺理成章。
这就跟《X战警:逆转未来》的戏码一样,挽救哨兵机器人在未来给变种人带来的灭种危机,顺利活下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魔形女杀死科学家玻利瓦尔·特拉斯克。
《X战警:逆转未来》
真人版采用双雄对决的戏码,在没有原著剧情的铺陈下,我们看看电影是怎么建立二元对立关系:
帽子叔(刚把圭从实验室里救出来,给衣服给弹药):来,枪给你,你应该很恨那些对你身体做实验的研究员吧,给你机会杀了他们。永井圭(刚被第一次见面的帽子叔救出来,还没说声谢谢):杀他们只会给我带来痛苦的回忆,但我可以杀你。
确认过眼神,是我要杀的人?
我们永远也不懂永井为什么非但没有憎恨对他做实验的人类,还把炮火对准了救他的佐藤。只知道眼前“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弹幕被刷了起来。
经历过一系列事件之后,再看看他们互诉衷肠的台词。
帽子叔:永井,我有问题想问你,为什么不惜做到这个地步也要和人类做伙伴?永井圭:是人类还是亚人,这都无关紧要,我只是讨厌你罢了。
左砂糖,右绫野刚
有趣的是,该配合演出的反派帽子叔反而要立体很多。
社会我帽子叔,军人出身,曾经被当做人体样本20年,平时就喜欢杀人和玩游戏。主要技能有:自杀十八式,杀敌三十六绝技,还有那六块大腹肌。绫野刚把“笑面虎”帽子叔的癫狂和好战演绎地淋漓尽致,十分病态,风头一时无两。
特别是帽子叔单手骑着小单车,哼着歌出现在木材处理厂的时候,上一秒还笑嘻嘻地打招呼,下一秒就掏枪崩了话多的人,童真直率与邪魅狂狷并存的气质太有感,差点把原作比下去(第二季的帽子叔形象趋扁平)。
其次是剧情方面,《亚人》最突出的地方在于斗智斗勇的攻防战,以及独属于亚人自残和自杀的战斗方式。
别忘了,《亚人》的制作团队可是被誉为史上最还原的漫改真人《剑客浪心》团的本团。本片的场景和动作设计沿袭了《剑客浪心》的优点,节奏非常快,前十分钟,重要人物全部出场完毕。而后几乎把原著战斗最精彩的几个片段都还原出来了,什么“碎肉传送”,“黑子干扰术”,加上热血沸腾的背景音乐,伴随着心脏跳动般鼓点的枪机战,有点与子弹共舞的感觉。
黑色幽灵的特效逼真,智斗精彩,总之很好看,就算站在非原著粉的角度去看也是一部成熟的爆米花电影。
最后说说影片隐含的意义,其实对于非恶搞类的漫改真人来说,要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和反思自省等内容全部考虑进去就容易变得艺术,乏味。如何把握商业与展现主题之间的平衡就要考验导演的功力了。
《亚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应该是讨论人性和人权。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对不死的追求下,激发出对人性的考验,就好像新华字典对猪的食用解释一样,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亚人”的利用价值。虽然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是亚人,但和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进化相比,少数群体的人权何去何从。
以上提到的那些,真人版几乎没有怎么触及,结尾的战斗很精彩,然而也仅限于此,算是和《攻壳机动队》栽在了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