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听不见”的教育,是成年人的逃避。
被举报的原因,看着可气又可笑——“不应该把头发染成无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地还在舞台上换装”。比起直白的描述,“导向有问题”的定性,显得尤为醒目。
因为发色问题被举报的遭遇,动画《象棋王》也遇到过。至于《虹猫蓝兔七侠传》,《熊出没》和《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动画,也因为语言和暴力等问题,被拿上台面公开讨论甚至举报停播。
国产动画,到底怎么了?
面对举报,湖南广电对《菲梦少女2》本身予以了“历经考验,努力奋斗,共同成长”的评价,所谓“导向有问题”也是不存在的伪命题。至于角色拥有不同发色的初衷,只是为了方便观众区分角色,仅此而已。
尽管,《菲梦少女2》最终还是遭到停播整改,不过,网友给出的“处理意见”却是大相径庭,“无理取闹”的家长被推上这波舆论C位。
比起被举报的“问题动画”,另一个问题更值得也更迫切地需要被讨论:我们的家长,到底怎么了?
被禁掉的“风险”
姑且不提染发对错,五颜六色的头发在动画中,难道不是常规操作吗?从《灌篮高手》到《海尔兄弟》,这些一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如今看来,岂不是各个都存在“误导审美”和“价值导向”问题?
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看着这些经典长大的我们,没有染一头樱木花道的发色,却爱上篮球这项运动。即便没有海尔兄弟的金发,却在一场场冒险中了解到自然现象奥秘和科学原理,成为很多人了解世界的启蒙课。
回想一下,我们童年动画的尺度,远比如今孩子们看到的大上很多。
1990年,根据郑渊洁原作改编的动画《魔方大厦》开播,其中一集,孩子当家做主成为市长,把成年人关进一个个“罐头”中,自己享受不受管制的生活。如今再看,这样的故事设定都是大胆前卫的,但它的初衷是希望用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家长对自己的约束。
包括1987年的动画《邋遢大王奇遇记》,进入老鼠王国冒险逃生的故事有多怪诞,就有多么多的孩子看完后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以防自己成为邋遢大王。
如今,动画片的正面导向和价值观更加直接,但它们却遭到密集吐槽,甚至举报。看完《小猪佩奇》的孩子学猪叫,吐槽!看完《熊出没》的孩子满口方言,举报!
武侠动画中的打斗,既可以视为“宣扬暴力”,也可以解读成“勇气可嘉”;染着五颜六色头发的女孩,是“玩世不恭”的反面教材,也能做“追逐梦想”的励志偶像。同一部动画,究竟会成为孩子的正能量或是负面影响,家长的引导是决定性的关键所在。
听不到看不到=没有危险?
举报和停播一部动画很简单,只是,就算我们将孩子们眼中的电视调节成“黑白静音模式”,就意味着他们能远离风险和危害吗?
显然,这是个被乌托邦化的一厢情愿。
2020年,儿童性侵害事件一次次挑战着公众底线,也有人发文反思“究竟怎么才能保护孩子”。再看看我们付诸的行动,背离着保护的含义。
有人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实际上,很多儿童性侵案件的施暴方恰恰是家人朋友在内的“熟人”。
比起类似简单粗暴地划分好人坏人,性启蒙教育中“不要让任何人触碰内衣内裤遮盖区域”的重点,显得更加实用,也更容易让孩子理解。
可惜,家长们的“难以启齿”让重要的性启蒙成为缺失的一课。不仅如此,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因教材“尺度”过大被家长投诉。
最终,我们保护孩子免受侵害的解决方案,就是遮住他们的眼睛,堵住他们的耳朵,仿佛一切都不曾存在一样。这样的结果就是当侵害来袭,孩子们甚至意识不到“危险”本身的存在,又何谈自我保护?
类似矛盾,很多人都有经历。电视中每每有接吻或亲密画面出现,爸妈总会巧合地口渴让我们去倒水,或是直接挡住眼睛。
家长正常的引导缺失,让色情电影成为不少男性的性启蒙,进而让女性长期遭受着“两性暴力”“性感耻辱”之类的攻击和污名化对待。
看不见,听不见,伤害依旧。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参观过禁毒展,反而是那些让人不安的图片和影像,让远离毒品的概念成为根深蒂固在我们印象中的常识。危险并不可怕,无知和无谓才是致命武器。只有看到听到,才能让孩子们懂得甄别身边的风险,学会保护自己。
前几天,三个小女孩在高楼天台玩死亡游戏的视频,震惊网络。我们到底要怪罪电影中的极限画面,还是要反思身为父母对孩子分辨危险能力的教育欠缺?答案显而易见。
不要让视而不见,成为对于危险的纵容。不要让刻意逃避,夺走孩子们的保护伞。所谓成长的陪伴,不止待在孩子身边享受岁月静好,它更应该是和孩子们一起面对未知去冒险。
▽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不要让孩子们的童年比我们的更无趣